第111章 杭州期货交易所(1 / 2)
第111章杭州期货交易所
“王大官人,这边请,放心,今日肯定是好事,不必拘束。”
如今正临时充任杭州水军某营指挥使的李俊,引着一名海商,来到赵知州的山庄。
这海商名叫王承勋,杭州人士,但原先常年在明州(宁波)做海商——北宋一朝,杭州和明州都有市舶司,但杭州毕竟不是直接靠海,来杭州的海船还得从钱塘江口稍稍驶进来一段。
加上钱塘潮的存在,所以远洋贸易的海船走杭州港还不如明州港方便。
这王承勋此前也多从明州出海,跑过好几趟去扶桑国的海贸,贩卖绸缎瓷器,带回金银和倭刀、漆器、折扇等物,生意做得非常大。但他的家人都留在杭州,去年方腊破城时,他父母和绝大多数亲人都被害了。
只有一个小妹幸存,因为年少身段极瘦,靠着躲在家中烟囱里避过了乱兵搜杀。两天后赵知州就带着官军破釜沉舟与方腊决战、重新救了杭州城。王承勋的妹妹也被官军发现,然后登记造册,后来被卖为了赵知州的婢女。
王承勋当时在明州,听说杭州这边城池被破、又被赵知州带兵救了,连忙赶回杭州,才知道全家都遇害了,小妹还被官宦人家买走。他上门求见,表示小妹并非全无亲戚在世,请求为其赎身,不差钱。
赵知州当时也接见了他一次,听说他是海商后,便表示让他帮忙办一件事,若是办得好,就放他小妹回家,也不要赎身银。
王承勋不敢推辞,立刻就领了赵知州的差事。
而赵子称让他干的事情,当然就是帮忙把从方腊手上缴获来的大批丝绸变现。
如此大宗的货物,一般是没人吃得下的,但如果能组织一批海商押款囤货,就能消化得快一些。
王承勋估计,再给他几个月时间,等他今年春夏这一波顺风跑扶桑的航程跑完,把带回来的扶桑货一卖,再找其他同行抵押担保筹措一番,就够钱帮知州压货了。
但是,赵知州却没给他那么多时间,前几天突然又让人召见他,他就急急忙忙赶来了。
……
王承勋被李俊带着来到“万松山庄”,进了两进院落,随后李俊在外面等着,另有侍女带王承勋进去。
“万松山庄”就是赵子称的庄园,因为建在凤凰山的余脉万松岭上,赵子称就随便取名万松山庄了,跟“圆月弯刀”可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后世建在这里的书院也叫万松书院,这种命名规则很合理。
王承勋低头垂目,小心翼翼来到赵子称面前,恭恭敬敬下拜,不敢有丝毫怠慢。
人家是本州知州,又是宗室,又能文能武以一当十破了方腊,也算是给王家全家报了仇,王承勋只有五体投地的份儿。
而赵子称也是单独接见的他,除了王承勋的妹妹王氏在旁边伺候,并无其他外人。
王承勋恭恭敬敬汇报“好教府君得知,前番吩咐的承销绸缎兑换金银的差事……还需要数月时间,我已尽力邀约所有认识的杭州、明州海商。
这批货实在太大,没有一年周转肯定吃不下。就是把两州全部海商的金银都拿出来,也不可能一次买下五十万匹绸缎。”
赵子称抬手示意他不必着急:“这事儿不用急了,我也没时间跟你废话,直说了吧,朝廷已另有任命,三个月之内,我就要到任登莱,杭州这边的事情,很快会交割给继任者。
不过,我离任之前,向朝廷奏请的一桩事情,倒是有了眉目,朝廷也批复了,打算改制杭州市舶司。新任市舶司提举,由原湖州知州魏宪担任。
魏提举可是刚直不阿的大清官,不过他只知肃清不法,不懂回易,朝廷也允许我举荐一名负责日常回易管理的能吏,协助魏提举开展工作、试点改制。若是确实勤勉,将来也可不拘一格授予官身。我看你这几个月给我办差还算办得不错……”
赵子称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这毕竟是天大的恩赐,他也没必要说得太直白,对方自然会领会。
果然,王承勋作为干了数年海商的富豪,又帮着赵子称出货了那么多战利品,人情世故自然是极精的。他哪里会听不出来赵子称的意思,当即跪下咚咚磕头。
“多谢府君知遇之恩!府君真是如我再生父母!府君不但杀退方腊,为我父母报仇,还如此提携,我们王家三生三世都报答不尽恩情!”
赵子称一抬手:“起来吧,我走之后,你要帮我继续盯着这边的出货,以后再有大笔战利品要折现,你也要帮我处置。
我去登莱之后,朝廷让我打通前往辽东和高丽的航道,肃清海道贼匪,你既然跑过那么多次扶桑,肯定也去过更近的高丽。”
王承勋没口子应承:“府君放心!府君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们王家的海船,也任由府君差遣,绝无二话。”
赵子称点点头,又指了指旁边的美婢:“对了,我当初收下令妹为婢,不过是看在她可怜,误以为她已举目无亲。如今你既然为我做事,我也不会强留她,你想要给她赎身就直接带走吧,也不必废那事儿了。”
赵子称并不知道,这王家历史上后来也是出过妃嫔的,王承勋的女儿,十几年后、在绍兴议和那年,因为美貌出众,被赵构收进宫里,封了才人。
按宋史记载,赵构后宫里,确有妃嫔王氏是出身本地富豪海商之家,但王氏的父亲也不争气,女儿入宫后各种巧取豪夺,官商勾结,最后被问罪。王氏也因此被赵构责罚出居道观,等于是废入冷宫了。
当然,如今距离绍兴年间还有十几年呢。所以赵子称遇到的这个王氏,并非后来被赵构收用的宠妃王氏,而是她的小姑。但美貌确实是挺美貌的,哪怕比慕容姐妹远远不如,至少也能勉强收在身边当个侍女。
赵子称并非好色之徒,他至今也没碰过这女人,纯粹是为了笼络些班底才留下的。之前他笼络的都是武人,手下缺乏文官和搞钱的,一直靠自己本家和慕容家的人也不行,毕竟不专业,所以需要引入专业的海商。
王承勋听了这话,哪里还肯领人,连忙说当时是不了解情况,误以为全家遇害后小妹境遇凄惨,早知是被府君买走,哪里还会动赎身的念头。
赵子称看他识相,就丢了一份文书过去,里面正是赵子称此前上书给朝廷、改制市舶司的计划,让他自己揣摩,到时候照办。
王承勋战战兢兢接过,仅仅稍微看了一会儿,就惊讶于其内容的构思精巧,没想到赵府君居然对于回易的事情也如此熟悉,见解也不是一般的高明。
“此前多少市舶司提举,也不见有这般高明的见识,若是按照此法,海商此前卖惨压价逃税的伎俩,怕是都不好使了……不过也没关系,实施此法之后,小海商扛不住风险,必然会陆续退出,将来的海商会越来越强、数量也越来越少。”
他内心很快做出了如此判断。
……
此后半个月,赵子称离开杭州前最后这段日子,他主要就在处理自己谏言的市舶司改制事宜,剩下的时间就是准备和新知州交割。
几天之后,原任湖州知州的老熟人魏宪,就来到了杭州。这一次,赵佶是让他来提举市舶司的。
从实权知州改任市舶司提举,并不算是升迁。对于魏宪这种此前硬扛朱勔、后来平方腊期间又稍有功勋的官员而言,这次任命算不上厚待。
但市舶司级别虽低,管的财权却极重。赵佶也知道钱的重要性,考虑到魏宪此人刚直不阿,之前就敢跟朱勔对着干,直斥其腐堕,让魏宪来执掌正要改革的市舶司,应该能把勾结贪财的问题压到最低,这才如此破格调任。
魏宪也知道皇帝的期待,他自己也希望能肃清市舶司的猫腻,为国为民做点事情,就来了。
魏宪一到杭州,赵子称就亲自去迎接:“魏兄别来无恙,去年吴兴之战一别,又快半年没见了。”
魏宪苦笑:“贤弟真是……短短一年多,就从知县升任大州知州,如今又另有重用,实在令我汗颜。不过这也都是贤弟应得的,至此多事之秋,国家就该让能臣多多表现。就凭贤弟屡次以少胜多,击败方腊,哪怕执掌一路,又有何不可。”
赵子称:“魏兄过誉了,这次朝廷调魏兄来,应该也是看重了魏兄两袖清风,能革除弊政,具体怎么做,我已经拟了一套方略,中书省也通过了,魏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还留下了几个能吏,辅佐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