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萧予薇的请求!(2 / 2)
但任何结论的最终确立,都需要经过更广泛、更严谨的考证和辩论。
我个人认为,他今天的论述,至少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
记者们还想再问些关于祝仁私生活的问题,周维岳却摆了摆手,直接拒绝:
“关于学术之外的问题,老夫不予置评。”说完,便在学生的搀扶下离开了。
另一边,马校长也被几位主流媒体的记者围住了。
“马校长,请问Z大邀请祝仁先生担任客座教授,是否有些仓促?毕竟他如此年轻,而且之前并非学术圈人士。”
马校长笑容满面,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英雄不问出处,达者为师!
祝仁教授虽然年轻,但他在古典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所展现出的才华和独到见解,足以证明他完全有资格站在我们Z大的讲坛上!
我们Z大向来秉持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非常欢迎像祝仁教授这样有思想、有创见的年轻学者加入。”
“至于仓促一说,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对祝仁教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是经过慎重考量的。他今天的讲座,不就证明了一切吗?”
马校长反问道,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那祝教授后续的系列讲座,学校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安排吗?会对外公开吗?”
“当然!”马校长点头道,“我们初步计划,祝仁教授的系列讲座将作为Z大百年校庆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为了让更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能够聆听到如此精彩的内容,在讲座全部结束后,我们会精心整理和剪辑讲座的官方高清录像,
并上传到国家级的ooc平台以及我们Z大的官方网站,供全社会免费学习和交流。
我们相信,这必将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中文系教学楼内,办公室里,祝仁被各位老师们围着。
“小祝啊,你今天这讲座,可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大开眼界啊!”
一位戴着老花镜,看起来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赞叹,
“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我们之前也都有所涉猎,但从未想过可以从商业运作和文本魔改这个角度去解读,新颖!深刻!”
“是啊是啊,”另一位老教授也连连点头,“尤其是你对嘉靖本和毛本的分析,以及对明代书商心态的揣摩,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看来我们以往的研究,确实有些过于局限在文献考据本身,忽略了时代背景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沈砚之教授更是感慨万千,他拍着祝仁的肩膀,
“小祝,你今天这番话,不仅是给学生们上了一课,也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提了个醒!
学术研究,就是要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勇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之前我还对你有所保留,现在看来,马校长请你来做客座教授,实在是太有眼光了!”
面对前辈们的褒奖,祝仁谦虚地笑了笑:
“各位老先生过奖了,晚辈才疏学浅,不过是班门弄斧,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浅见,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正。”
“哎,小祝你就别谦虚了!”马校长摆摆手,“你的才华和见识,我们都有目共睹。
今天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你,为我们Z大的人文社科领域,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啊!”
就在众人相谈甚欢,气氛热烈之时,门被轻轻推开,萧予薇端着几杯刚泡好的清茶走了进来。
她将茶杯一一放在各位老教授面前,最后走到祝仁身边,将一杯温度恰好的龙井递给他,笑意盈盈道:
“祝仁,恭喜你,今天的讲座非常成功,反响也非常好。”
“谢谢。”祝仁接过茶杯,感受到她指尖的微凉和目光中的暖意,心中也泛起一丝涟漪。
萧予薇顺势在祝仁身旁的空位坐下,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自觉地拉近了些。
她侧过头,看着祝仁,轻声说道:“对了,祝仁,你还记得溪湖那个AI吗?【Artgpt】和【GrokArt】。”
祝仁点点头:“记得,怎么了?”
“米国那边,最近把AI大模型的训练方法开源了。不仅仅能用在艺术方面,这是通用大模型。”萧予薇的语气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我和同事们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它的底层架构其实并不算特别复杂,很多技术我们国内也都有储备。
我们觉得,以我们现有的技术积累,完全有可能做出一个类似甚至更优秀的AI大模型出来,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