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办公日志(下)(2 / 2)
经权限核验与精神状态筛查,共计634名医护人员符合可召回条件,涵盖内科、外科、急救、感染控制、重症监护、麻醉、康复、药剂、影像等核心学科,其中不乏原高级职称与科主任级别专家。
当日,首批167人完成召唤抵达A市,多为曾就职于重症监护科(IcU)与感染控制科的骨干人员。
政府安排专车接送,统一安置于医疗新区“归元苑”生活区,并列入“天衡归元计划”专项医疗单位,接受为期七日的灵能适应性训练与修真辅助课程。
抵达当晚,阮白亲自前往迎接,简短致辞后安排专项对谈会议,由温雪梅统筹主持,重点介绍当前A市医疗系统架构、灵气调理体系与未来发展目标。
医疗组随即投入工作,其中9名具备高阶诊疗经验的医生在完成初步引气入体训练后,即进入A市医疗核心慢性病病区,开展“气脉通调疗法”试点实验。
治疗方案以灵气为基础,结合患者体质和原始病理特征,通过辅助心法引导、经络按摩、符纹热疗、微阵感应干预等多维方式,尝试激活自愈系统、恢复内脏运行效率。
接受干预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中,约73%出现明显呼吸通畅度提升;
血氧饱和度稳定提升5-10个百分点;
夜间心律不齐、咳喘等症状显着减轻;
个别患者术后恢复期缩短约37%。
“灵气介入+现代医学诊断”的双轨系统,正式进入可量化验证阶段。
……
修真历太清玄年玉衡月初五(穿越历五月二十八)
随着灵气网格稳定运行,A市全域灵根适配率已达94%,其中成功引气入体者占比91.3%,大部分居民已初步进入修行正轨,修真正式步入“全民普及”阶段。
据市立医院系统报表统计,随着灵气持续注入并结合“体外灵根辅助设备”的广泛推广,三甲病房整体床位负荷下降超过60%,原本高度紧张的医疗资源迅速缓解。
重症与终末期患者中,有超过一半转入“灵气调养区”进行慢性恢复性治疗,部分患者已出现体征稳定、病灶缩小、精神状态改善等积极反应,医疗系统从“救急”模式向“综合养疗”模式逐步过渡。
然而,随着灵根设备需求大增,管理漏洞也逐渐显现。
当日,灵能管理局通报了两起恶意案件:
案件一:某成年男性故意隐瞒灵根初适配成功信息,连续五日申请延长辅助设备使用时间,造成资源浪费;
案件二:某团体试图组织集体“假装无法引气”,意图长期占用基础灵能灌注平台,以谋取非法积分补贴。
调查人员在排查“灵力响应波动图谱”时,发现多名嫌疑人灵气反应记录异常平滑,与真实“无适配体质者”不符,由此展开追查。
为杜绝此类行为蔓延,灵能管理局连夜出台新规:
【灵根使用实名监测制度】
所有领取体外灵根辅助设备者,须绑定身份识别;
开启“实时灵力反馈图谱上传”系统,每日自动同步修炼数据;
若出现异常信号、灵气使用率显着偏离群体均值,将自动触发审查程序;
恶意欺诈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后续使用资格,纳入修炼黑名单,并追究公共资源滥用责任。
灵能监察局发言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修炼资源有限,秩序先行。全民修真时代的到来,不应也不能成为恶意投机的温床。”
这一制度落地标志着A市修真管理从“鼓励引导”正式步入“机制约束”阶段,城市修炼文明开始从自发探索转向有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