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罢市(1 / 2)
在常威和李公公一行不急不缓的回到苏州府城时,纪钧则在万寿镇和王象春会合后,迅速乘船渡过运河来到江都。
得到消息的林如海第一时间来到码头,简单的商讨一番后,立即兵分三路,直奔盐运司、河道和府衙而来。
林如海领着盐漕察院一百多名差役和耀武营三百多兵力,首先抵达盐运司,并将其包围起来。
黄承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带着几百衙役冲出来,并质问道:“林大人,你这是何意?”
林如海大喝:“你勾结河道、盐商,暗中超发盐引,并大肆贩运私盐,罪无可恕,本官特来拿你。”
“你无凭无据,少在这里血口喷人。你这般肆意包围盐运司,分明是公报私仇,本官必上报朝廷。”
说着的同时,又一指耀武营众将士道:“这是地方事务,与你们毫不相干,还望你们耀武营不要被林如海蛊惑,免得拖累侯爷。”
林如海冷笑:“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你的那些人早已经招供了,本官也早就上报了朝廷,陛下的旨意已到,有什么冤屈,你自可去申辩。”
“现在,你就乖乖的束手就擒吧。”
“不可能,你在撒谎……”虽然嘴上如是说,但黄承业心里已经慌了,因为他知道,借林如海一个胆子,也不敢冒充有圣旨。
“拿下,谁敢反抗,以谋逆罪论处。”
黄承业虽然很想指挥衙役拒捕,但还存着甄大人和安国公会来救自己的心思,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抵抗。
与此同时,前往府衙的纪钧也较为顺利,知府张如宠也根本不敢反抗。
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的那些乌合之众,又怎么可能是耀武营的对手?反抗也是自取其辱,罪加一等罢了。
而王象春这边,却遇到了些麻烦,毕竟河道也属于军队,比那些文官稍有骨气些,王象春警告了两次,钱正己依然不肯放下兵器投降。
作为常威的部下,哪会惯着,也懒得警告第三次,直接喝道:“杀……”
“啊……”随着他话音一落,迅速就有惨叫声传来,钱正己顿时脸色大变,他没想到这些人这么狠,说动手就直接杀人啊。
而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护河兵丁,又怎么可能是耀武营将士的对手,刚一触碰,看到几个同伴如土鸡瓦狗般被轻易斩杀,便瞬间崩溃,四散而逃。
钱正己也想逃,却无处可逃,只得躲到桌底,然后被人一把揪出来。
将这几个衙门主官擒住之后,林如海又迅速带领一队人马去捉拿几个和黄承业一行走得很近的大盐商。
而纪钧则带领戴镶一众锦衣卫,在王象春的配合下,直接去抄家。
一时间,整个江都城人心惶惶,一些反应迅速的,慌忙从城中逃出,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江对岸的南京城。
“被耍了,我们都被他们给耍了。”安国公赵安和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碰面后,就怒不可遏的道。
“公爷可想好了对策?”甄应嘉连忙问道。
赵安愤怒的道:“看他们这架势,这是要将整个两淮与盐有关的官商给一网打尽啊。这不是在掘你我的根基,而是在掘……”
“公爷……”甄应嘉连忙出声打断。
虽然不用担心隔墙有耳,但有些话,还是不宜宣之于口。
赵安也回过神来,连忙止住话头,但其中意思,谁都明白。
太上皇每年挥霍的那么多钱财,超过一半都是靠着金陵省贡献的,而这其中,又以盐商占最多。
若是这些人被收拾了,留下那么大的窟窿,拿什么去填?又如何向太上陛下交代?
“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林如海找死,那也别怪我们了。”赵安面色一寒的道。
别人忌惮林如海钦差的名头,他可不怕。
之前不动林如海,是因为还没到这种地步,毕竟也要顾忌到皇帝的颜面。
可现在,连里子都快没了,还要面子干什么?
甄应嘉却是神色凝重的道:“扬州府这么些年虽然时有闹腾,但一直没出多大的乱子,可这常威来了才两三个月,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真是巧合吗?”
听了这话,赵安心头一动,连忙道:“甄大人的意思是说,这真正的幕后黑手,不是林如海,而是常威这小子?”
甄应嘉继续分析道:“常威来金陵省后,扬州、镇江、常州、苏州都去了,却偏偏不来咱们六朝古都南京,这分明是想避开我们,好暗下黑手。一旦事发,也能够避免受制于我们。”
赵安眼神微眯,缓缓的点了点头道:“甄大人言之有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如此狡诈。”
随即,他眼睛猛的一瞪,怒道:“可那又如何?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常威是战功赫赫,连老夫都自愧不如,但他手里只有三千兵马,我手里却有十万,而且还是在咱们的地盘上。”
甄应嘉道:“常威在万寿镇截获那些盐之后,却等了大半个月后才动手,显然是暗中请示了朝廷,得了旨意。若他真的拿出陛下的谕令,那又当如何?”
赵安神色严肃的道:“当初太上陛下特意册封我为安国公,就是想让我安定江南。如果我们不全力保住黄承业和施天德那些人,两淮的盐务必将落入陛下的手中,那时,我们该如何向太上陛下交代?”
“若是陛下的人在江南扎下根来,那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了。到时候,恐怕就算是太上陛下,也无力保住我们了。”
甄应嘉郑重的点点头,知道赵安说的是事实,因为江淮盐务只是开始,陛下的最终目的肯定是想控制整个江南。
如果不就此遏制常威和林如海的攻势,己方士气肯定会大受影响,不少人也会跟着转投阵营,此消彼长之下,形势将会对己方越来越不利。
甄应嘉认真的思索了一番,然后道:“常威和林如海能请来旨意,应该是掌握了不少的证据,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是师出有名。”
“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名义干涉,不但无法号召江南各界一起反抗,说不定还会被他们按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对对对。”赵安忙不迭的点头,显然也不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
随即,问向甄应嘉道:“甄大人,你主意多,你觉得咱们以什么名义干涉为好?”
甄应嘉捋了捋须,目光锐利的道:“咱们先……,等到无法收拾的时候,再以此事为由……清君侧,这样就师出有名了。”
赵安顿时眼睛一亮,赞叹道:“此计甚妙,那就这么办。”
接着,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确认没多大问题后,便各自回去安排去了。
而扬州这边,纪钧率领一众锦衣卫,一边抄家,一边拿着已有的证据迅速展开了审讯。
因为陛下接受了忠武侯的建议,一定要快刀斩乱麻,时间拖得越久,对己方越不利。
毕竟,对方在江南的势力太大,如果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扑,恐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