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竟如此的情投意合(2 / 2)
常威却是轻叹道:“我自问对茶道也小有研究,可今天看到妙玉师父将此事做到如此登峰造极,真是自叹弗如啊。”
这不是恭维,而是实话。
因为他在遇到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之前,虽然也喝茶,但对茶知之甚少。
可他清楚,妙玉精通此道,为了以后能够一起探讨,容易切入,从而加深双方的共同语言,便特意花时间向精通此道的人学习了一下,从泡茶的水、茶杯、茶叶,以及各种饮茶的讲究等等。
总算从一个小白,到现在能够由浅入深的品鉴上一些。
不过,和妙玉这种从小就钻研此道的人相比,自然是远有不及。
所以,他刚才的品鉴,除了一部分自己所学,另一部分就是来源于红楼原著了。
不然的话,他哪里猜得到这水是梅花上的雪化的。
妙玉自然不知道这些,能得到常威这样的人的由衷赞赏,她心里也很是受用。
于是,便将之前埋藏在心里的问题问了出来:“先前听闻侯爷在那柏树下说,与它的不同,不过是槛内槛外罢了。”
“那侯爷是槛内之人,还是槛外之人呢?”
常威感慨道:“我倒是想做一个畸零的槛外之人,那样至少逍遥自在,但已深陷槛内,便只能做一个世间扰扰的槛内之人了。”
这话正中妙玉心坎,因为她一向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故对方如今只下“槛内人”,便会合了她的心意。
妙玉顿时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因为平生以来,从未遇到过一人能与自己在茶道、心境上如此契合的,顿时谈兴更浓。
不知不觉间,一杯茶水见底。
妙玉准备为常威添上,却被他抬手制止道:“不能再饮了,不然要被妙玉师父这茶道中人看笑话了。”
“殊不知: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
听了这话,妙玉忍不住掩嘴轻笑,没想到侯爷还有如此风趣的一面。
不过这话,也是她心中认为的。
“倒是我唐突了,原本只是想让侯爷多品几款。”
“若有暇,明日再品也不迟。”
“那好,明天我再来。”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个谈得来的,妙玉自然珍惜,便顺势约定好。
太阳西斜,慧慈来请入寺吃斋饭,看到二人宛如知己,心中喜不自胜。
天黑之后,蟠香寺更显宁静,妙玉来到一间禅房门外,抬手轻轻的敲响了房门。
“请进。”里面响起一个平和的声音。
妙玉轻轻将门推开,缓步走了进去。
简易的禅房中间,一个年龄和慧慈相仿的老尼姑口中一停,双目缓缓睁开,手中的佛珠也不再转动。
“你来了。”言语不悲不喜,却仿佛能抚平所有波澜。
“师父。”妙玉上前,双手合十,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盘坐在对面,一副虔诚聆听的模样。
因为这就是将她领进佛门的师父慧恩师太,两人相伴十余年,情同母女,所以她对师父也极为信任,
“可是心中有疑惑需要解答?”慧恩神色平和的问道。
妙玉点了点头:“今天来寺中的忠武侯,弟子与他素不相识,今天相谈小半日,竟不敢相信这天底下竟有与弟子这般惺惺相惜、情投意合之人。”
“因为弟子知道,不少人背后说弟子放诞诡僻,不合时宜,所以大多不愿与弟子交集,弟子也不在乎。可他今天说的很多话,却能直入弟子心坎,这是何故?”
“弟子和他之间,莫非有何因果?”
听了这话,慧恩双手合十,神色平静的道:“一切随缘,自然有你的结果。”
“阿弥陀佛,去吧。”
若换作他人这般模棱两可的一句就打发人走,妙玉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但她清楚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正所谓天机不可泄漏,所以有些话确实不能说得太直白,也不能强求。
“是。”妙玉起身,行了一礼后,缓步从禅房中走出,并将门轻轻带上,里面又旋即响起诵经声。
一墙之隔的院中,常威神色微凝。
因为他也知道妙玉的师父精通先天神数,莫不会也是像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那样的世外高人?
如果是那样的话,不知能否算出自己原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以及此次的来意和目的,又是否会干预。
可她不愿多说,话意又不明,是否知道自己能够远远的听到,所以才不多言。
如今的常威对俗世中人几乎没什么忌惮,唯有对这等神鬼莫测的高人充满敬畏,因为他们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直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自己却根本无力阻止,因为已经超脱了俗世的理解。
“那就一切随缘吧。”既然想不明白,常威也懒得多想。
翌日,吃过早饭,一行便跟随妙空去游览玄墓山。
玄墓山麓有奇石,昨天上山已经领略,但其中最闻名的还属“真假山”。
因奇石天然嵌空,巉岩洞越,漏透瘦皱,嶙峋多姿。
根据这些特点,题书“神狮出岫”“海涌门”“汲砚泉”“涵辉洞”“峭壁岩”“螺髻峰”“流云洞”“凌空桥”八景。
甚至有传说,真假山“脉潜行地中,无所不通者”,其洞穴直通太湖中洞庭西山的林屋洞。
“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等鬼斧神工。”姐妹们无不惊叹,感觉这一趟真是来值了。
一直到临近中午,才恋恋不舍的返回寺中吃中饭。
而常威则依旧回到邢岫烟家中,发现妙玉竟然已经来了,正和邢岫烟在院中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