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修道之难,大死好几回,小死不计数!(2 / 2)
大家是同道,都是内景之境,更何况太渊自己走的还更远一点,谁不知道这其中的情况。
天降金花,地涌金莲,异象环绕——
或许那些道行更深的会伴随这些异象,但是作为内景之境的存在,太渊自己在行功修炼的时候,是完全没有经历过这些光怪陆离的景象的。
他所感受到的,只有肉身上实实在在、循序渐进的优化。
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骼,都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变得更加坚韧、更具活力。
太渊接着说道:“奉道之士,虽知还丹之法,而炼形之功亦不为小矣,敢问宋道友如何行功?”
宋之谦说道:“始于肝也,肝受之则光盈于目,而目如点漆;次于心也,心受之则口生灵液,而液为白雪;次于脾也,脾受之则肌若凝脂,而瘢痕尽除。”
“次于肺也,肺受之则鼻闻天香,而颜复少年;次于肾也,肾受之则丹还本府。耳中常问弦管之音,鬓畔永绝斑白之色。此玉液之炼形也。”
“及夫金液炼形,不得比此。始还丹而未还,与君火相见,而曰既济。既还丹而复起,与真阴阳敌,而曰炼质。”
“于水中起火,在阳里消阴。变金丹于黄庭之内,炼阳神于五气之中。于肝则青气冲,于肺则白气出,于心则赤光现,于肾则黑气升、于脾则黄色起。五气朝于中元,从君火以超内院。”
太渊又问:“古真大都类言【如鸡抱卵,如龙养珠】、【无须行火候】诸如此类,宋道友对这些说法,以为该作何解呢?”
宋之谦听闻,嘴角微微一撇,轻轻嗤笑一声。
“贫道窃以为似乃片面之词,隐而不彰也。”
太渊眼前一亮,拱手道:“愿闻其详。”
宋之谦一抚胡须,说道:“贫道自还丹以来,行炼形之功两月,可谓“冰火两重天”、“生不能生,死不能死”,其中百般折磨,千重苦难,万种辛劳,难为外人道也。”
说到此处,他不禁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感慨。
“世人都晓神仙好,可又有几人能知‘神仙都乃死求生’的艰难。贫道自修道五十余年来,历经“大死好几回,小死不计数”,此等经历,岂虚语哉!”
听得宋之谦这般说,太渊亦是感同身受。
普通人读书练武,都说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对于修道之士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正所谓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稀若麟角。
即便有幸得道,在得道之后还能坚守道心的,那更是万万中无一!
太渊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始终得道而守道,只能吾日三省。
交谈最后,宋之谦守道:“贫道有丹歌一首,名曰《炼形歌》,以飨太渊道友云。”
太渊正色己身恭闻,宋之谦唱道,
“余自还丹两月来,金液炼形甚苦辛。龙虎交战千百回,生死两难地狱行。”
“金筋玉骨初长成,电眼漆瞳两分明。如鸡抱卵且莫言,若龙养珠亦非是。”
“脱胎换骨岂等闲,三花聚顶亦不易。五气朝元甚剧烈,百脉朝宗难行持。”
“眉前天眼常闪烁,风雨乐声耳时闻。忽尔顶门天灯闪,白中变黑又转白。”
听完这丹歌,太渊有感而发。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大道漫漫,大道漫漫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