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打小死犟,不听话(前章略有改动)(2 / 2)
那篇文章顾明远是看到过的,军部政治部主任知道那篇文章是他家儿媳妇儿写的,
叽里咕噜说了好大一段词儿,虽然他没怎么听懂,但......指定都是好词儿,
他们赵政委,平时老挤兑他和司令大老粗,只会打仗没文化,这回他可扬眉吐气了一回,谁家还没个有文化的?
“哼,那丫头在你这儿可成香饽饽了。”顾母又哼了一声。
顾老太太认同的点头:“就是,光会教个书,写个字,算什么本事?
还不照样拖累着北征不能升职?”
“一个军人,一个大老爷们,想升职去建功,靠女人算什么本事?”顾明远瞪眼道。
家里这两个女人啊,平时各有各的理,一说到这个事儿,就一个孔出气。
顾老太太懒得再在这个事儿上跟儿子杠,别问:“北战这是又去哪了?一天天见不着人影。”
“北战去杭城了。”顾母道。
顾老太太眉头一皱:“他一天天可真是裤兜子里撒盐,闲得蛋疼,
成天往杭城跑什么?杭城谁在招他的魂儿啊?”
顾母噗嗤笑了:“那去杭城还能干嘛?还不是去看庄家奶奶了。”
顾老太太痛心疾首的拍着心口:“我这个亲奶奶比不上人家一个拐弯儿的干奶奶。
人家都是隔辈儿亲,咱家这个隔辈儿气人,
臭小子心都偏到胳肢窝里去了,赶紧把他给我叫回来,就说我没几天儿了,让他赶紧回来。”
三个大孙子,似有若无,时有时无的。
“妈您说啥呢,别把孩子们吓着。”顾母责怪的看着婆婆
“把他们吓死,总比让他们把我气死强。”
****
陈樱的腿日渐的好起来,徐小妮自从在江都美术学院一举打响名声之后。
收到很多慕名者的来信,有人找到陶姜,委托她向徐小妮求作品。
有一个江都大学的教授,看到徐小妮给陶姜他们一家剪的肖像剪纸后,缠着陶姜带话,把一家人的合影寄过来,拜托徐小妮给剪一幅,并出了一个相当可观的价格。
现在徐小妮还是像从前一样在家裁裁剪剪,但是现在在所有人的眼里,她做的不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的玩意儿了,而是养家糊口的活计。
期末考试之后,学校就放假了,许周舟和几个嫂子在一起,指导她们钩针的手法和样式,
她设计出的新样式,织出来教给她们,陈樱,美玉,张凤娟这样手巧心灵的,一看就会。
然后再教给其他人,实在学不会的,就做一些简单的种类,分派和回收都有武桂香把握。
一切井然有条,一切都在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