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消减敌势(2 / 2)
那青龙偃月刀在关羽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刀光闪烁之间,便是人仰马翻。
玄甲军骑兵紧随其后,如一道黑色的铁流,凶猛地切割着黄巾军的阵型。
黄巾贼众哪里见过这等阵势,许多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只凭着一腔血气,转瞬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关羽率军追亡逐北,直至将这股贼寇彻底歼灭。
张辽与凌操所部,亦是捷报频传。
他们率领的军队,不仅作战勇猛,更重要的是军纪严明。
每到一地,秋毫无犯,对于那些被黄巾裹挟的百姓,只要放下武器,便不再追究,甚至还会分发一些粮食。
这与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黄巾贼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赢得了不少地方百姓的拥护。
许多百姓甚至主动为官军提供黄巾贼的动向。
陆恒亲率中军,坐镇于一处收复的县城之内,居中调度指挥。
他的帅帐,便是整个清剿行动的中枢。
暗卫如同他无形的眼睛和耳朵,不断将最新的情报汇总而来。
黄巾军在各地的分布、大致的数量、头目的名号,甚至一些营地的简陋布置,都渐渐清晰地呈现在陆恒面前的沙盘之上。
他根据这些情报,及时调整各部兵力部署,指挥他们协同作战,避免了被动挨打,也使得清剿效率大大提高。
短短半月时间,陆恒所部,在司隶东部与北部地区,便与大小数十股黄巾分支接战。
凭借着精良的装备、严明的军纪以及高超的战术素养,云中军几乎是摧枯拉朽般,取得了连场大胜。
斩杀的有名有姓的黄巾小帅、渠帅便有数十人,歼灭的黄巾乱兵,据不完全统计,已达三万余众。
数座被黄巾贼占据的县城,重新回到了汉军手中,大批被裹挟的流民得到解救。
一时间,陆恒麾下兵锋所指,黄巾逃窜,“陆”字帅旗在司隶东、北部地区,成为了那些小股黄巾贼闻风丧胆的存在。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巾贼首级和雪片般飞来的捷报,陆恒脸上并无太多喜色。
他深知,这些不过是开胃小菜。
真正的硬仗,还在洛阳。
他当即下令,将此次清剿的部分黄巾贼首级,以及详细的战报,整理成册,派遣快马,星夜兼程送往洛阳,向朝廷报捷。
一来是表明自己勤王之功,二来,也是要让洛阳城中的某些人看看,他陆恒,和他麾下的云中军,究竟是何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