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府(2 / 2)
生了刘义兴,便想为儿子铺路。
水军之中,大部分是吴兴子弟,沈家人也有不少。
“小弟虽然只有十二,却勇武过人,是个好苗子。”沈月菡为刘道规诞下唯一的子嗣后,在府中地位节节攀升。
不过曹思霏肚中又有了起色,这一次不知是男是女。
“我先带在身边培养培养再说。”
吴兴沈氏跟彭城刘氏一样以武立宗,出了不少猛人,沈庆之能用最好。
这年头十二岁差不多就是成人了,上阵从军的就有不少。
刘义兴是沈月菡所生,但也是自己的儿子,作为父亲,自然也要为儿子的将来考虑。
天下乱成这样,胡人在北方已经根深蒂固,驱除胡虏复我河山,或许要用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人才越多越好。
“多谢夫君!”沈月菡大喜,连忙让人唤来沈庆之。
果然生的英武不凡,一点都不比萧源之差。
“小人拜见将军。”沈庆之没有丝毫慌乱。
“你准备当个什么官啊”刘道规开门见山,故意试探他。
一个人的城府可以伪装,但心性伪装不了。
沈庆之一愣。
沈月菡却急了,“你兄长又不是外人,快说啊。”
沈庆之想了想,平静道:“愿为军中一小卒!”
沈月菡嗔怪道:“你这傻孩子,今日是怎么了”
“有志气!”刘道规却大加赞赏。
这个年纪的少年,能如此沉稳,已是将才的先决条件,沈月菡没有说错,是个好苗子。
吴兴沈氏也算生不逢时,遇到了司马家南渡,被压的喘不过气来。
其实行军大战,一靠勇气,只要敢提刀上阵,便不会差,其二便是静气,能在战场上维持冷静。
“夫君——”沈月菡却撒起娇来。
自从生下儿子后,她便越发明媚动人了,仿佛一朵盛开的儿。
“你这年纪从军太小了些,先为我帐下执戟郎如何”
“多谢将军!”沈庆之平静的拱手。
“夫君——”
“你懂什么”刘道规脸色一沉,沈月菡脸色一变,不敢再说话了。
除了萧曹沈三家,自然少不了彭城刘氏。
刘道规提拔了五个品行端正,文武双全的子弟为从事。
其中两人是刘怀肃的弟弟刘怀敬和刘怀默。
刘怀肃和刘怀慎都是文武全才,但他的这两个弟弟却是中人之姿,武力过得去,也会识字,却没有刘怀慎身上的那股灵气和干练。
当然,作为下层军官还是胜任的。
至少忠心方面,绝无问题。
刘牢之发达之后,不怎么提拔宗族,导致与彭城刘氏关系不怎么亲密,族中子弟不是投刘道规便是投兄长刘裕。
不过让刘道规头痛的事也随之而来。
母亲萧文寿将二兄刘道怜塞了过来,让刘道规“帮扶”一二。
他也不客气,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以我之才,先当个太守吧。”
刘道规上下打量,成亲之后,还是没什么正形,言谈举止颇为轻佻,心中三分不喜,但毕竟是自己的兄长,从小一块长大,“军府自有军府的规矩,你初来,贼曹参军还空缺,至于太守之位,你就别想了,那是朝廷的事。”
“贼曹参军啊……”刘道怜意兴阑珊。
“你若看不上,那就先回去照顾母亲。”
“罢了,先将就一二。”
刘道规一阵无语,也不好说什么,不求他多给力,只要不闹出什么乱子即可。
母亲萧文寿托付而来,不能这么真赶他回去,一个连亲兄弟都不照拂的人,让外人笑话。
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刘道规知道他什么德性,嘱托刘怀慎看着他一些。
眼看一年又要到头,北方又出了大事。
拓跋珪攻不下中山,便准备退兵。
慕容宝却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主动出城追击,步兵十二万人,骑兵三万七千人,驻扎在曲阳、柏肆两地,魏军勒马新梁。
慕容宝令慕容隆率最精锐的龙城骑兵夜袭魏军,大败,龙城精锐十死其六。
燕军士气受挫,军心震荡。
慕容宝听从慕容麟、慕容农的建议,退兵返回中山。
但出城容易回城难,拓跋珪就差这么一个决战的机会,见燕军退走,果断追击。
大战之中,慕容宝大惧,与慕容农、慕容麟舍弃大军,只率二万人马奔逃,正遇风雪,冻死者相枕于道……
刘道规听完军报,简直无语。
几十万人马对垒,慕容宝竟然想着退兵……
而慕容农、慕容隆都不劝阻,慕容垂死后,燕国后继无人。
慕容宝的名字没叫错,天生活宝,将如日中天的燕国一口一口喂给拓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