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北府江山 > 第255章 盟

第255章 盟(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与辟闾浑结盟,好处非常大,少了来自东北面的威胁,能将精力集中起来,用在中原的兖豫二州上。

戴耆之阴恻恻道:“属下一路见闻,青州人口繁盛,不下百万,商贾云集,钱粮遍地,青州沃野千里,北有大河为堑,西南有泰山为屏,此立业之地也,可比之于关中,辟闾浑素来暗弱,非成事之人,将军何不早做准备”

刘道规一愣,这厮……果然一肚子坏水。

人家主动求和,他却图谋别人的地盘。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道规的确心动不已,淮泗固然是一块好地方,但问题是刘道规寒门出身,根基薄弱,又夹在南北之间,无险可守。

泗水和大野泽都算不上天堑,胡人统一北方,随时可以南下。

如果能吞下青州,便能一飞冲天。

一百多万的人口……

高珣却一盆冷水泼下来,“广固城高池深,辟闾浑麾下精兵两万,军户五万,粮草军械充足,短期内,我军绝不是对手,且我军擅自攻打青州,朝廷定不会坐视,辟闾浑是朝廷的幽州刺史,将军素来以驱除胡虏回复河山为己任,今不罚胡人,而自相残杀,必令有志之士心寒。”

名不正则言不顺。

刘道规现在的实力还没有大到漠视大义名分的地步。

去年才拿下高平、任城两郡,今年收复济阴、东平、山阳,膨胀的太快了。

很多地方都无力经营,现在又去招惹辟闾浑,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刘道规冷静下来,“高兄所言甚是,北伐大计,绝不贪功冒进。”

高珣道:“江左将有剧变,妖贼肆虐于东,桓氏虎视于西,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于水火方是正途。”

普天之下,人口最多钱粮最广的还是江左。

刘道规根基在北府,想要成大事,还是要望向南面,汲取更多的资源,不然仅凭一个淮泗,根本无法与北方胡人抗衡。

就像魏国,他的根基在漠南,汲取草原诸部的人力物力,南下与燕国争锋。

淮泗这八十年里一向是南北的缓冲地,人口凋零,田地荒芜,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营,根本起不来。

而天下的大形势,绝不会给刘道规安心经营的时机。

所以决不能脱离北府,脱离江左。

“若无高兄之言,某几自误也!”刘道规心悦诚服的拱手一礼。

这年头有两支大旗,一是克复神州,另一个则是“匡扶”社稷,当年桓温走的就是这一条路。

高珣还礼,“属下一时妄言,将军恕罪。”

“此非妄言,而是金玉良言!”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慕容垂百战百胜,参合陂一战,全都送回去了。

刘道规沉下心来,这两年其实是自己发展的天赐良机。

燕国无暇顾及南面,朝廷也被桓玄和孙恩弄得焦头烂额。

刘道规与王元德、高珣、戴耆之、曹霁几人商议,定下招揽流民、开垦荒地、训练军户、鼓励生育、积蓄粮草五策。

让毛德祖、檀道济、刘钟在北面树起大旗,招抚流民。

王元德和戴耆之率奴户继续向北向西垦荒,无论种上点什么,也比荒着强。

如今治下军户有八千三百七十二户,民户一万七千户,奴隶三万七千余口,大多数是俘虏,所有没有成亲。

既然要鼓励生育,奴隶也不能不管。

刘道规直接下令军府为他们匹配女人。

这年头男少女多,女人到处都是,只要有一口饭吃,有个依靠,便不会挑三拣四。

奴户有了军功,一跃成为军户的比比皆是。

上升通道打开,

更何况刘道规治下的奴隶日子过的并不差,隔三差五,能吃上一顿白米饭,遇上重活或者大战,还有肉汤喝。

这种日子,江东很多百姓都比不上。

奴隶们娶亲成家,心就会定下来,不会想着逃跑。

境内无论生的是男娃还是女娃,军户每月一斗粮食的补助,民户七升,奴户五升,直至孩童五岁。

境内之民,男丁十六必须娶亲,女十四必须嫁人,否则会服一个月的徭役。

淮泗历来是粮仓,魏晋都有过大规模的屯田,水网体系发达,累稍加修整,几乎每年都是丰收。

当年邓艾在济河论中口出狂言:五万人轮种,每年能积余五百万石,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

每年五百万石有些难,刘道规行轻徭薄赋之策,绝大多数粮食来自于奴隶,今年只积累了八十万石。

有这些粮食,每个月一斗粮的补助小菜一碟。

随着奴隶的增多,开垦土地越来越多,粮食产量还会增长。

刘道规也舍得用在百姓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