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避(2 / 2)
还不如去北方,跟胡人痛痛快快的血战一场。
军户在射阳陂,盐渎那边早就与私盐贩子形成了联盟,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两地互为犄角,互相照应。
袁鹤点头:“此时北上倒也明智,慕容隆、慕容绍虎视眈眈,的确需要防守,留在广陵,反而受制于人。”
“桓弘不在,还请司马下个军令,你我一同率所有征虏中军北上。”
“道则……要带上我”袁鹤满脸动容。
“他们找不到我的麻烦,定会刁难你,不如一起北上算了。”刘道规真心实意。
只要是帮过自己的人,从来都不会忘记他们。
“道则好意,我心领了,我在广陵经营二十多年,到处都是我的人,还怕他们,别忘了,我也是士族,汝南袁氏。”
提起自己的门第,袁鹤满脸傲然。
江东所谓的这些士族高门,在汉魏中朝时,除了一个太原王氏,其他几家根本排不上名号。
而汝南袁氏一手掀起了汉末风云,底蕴比江左高门不知强了多少。
而且他擅长的便是左右逢源,这么多次风浪,他依然屹立不倒,足见其能力。
王愉这些人不待见寒门,却不会为难身为士族的袁鹤。
刘道规想了想,道:“你留下来也好,有个内应。”
“我袁某人一辈子玩鹰,还不曾被鹰啄了眼。”袁鹤竟然开起了玩笑。
一改往日遮遮掩掩的做派。
这也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拉近。
“我兄长刘怀慎和舅父赵伦之,还请袁司马照应一二。”刘道规可以走,但军户和盐渎走不了.
八幢初城,盐场初见规模,必须有人罩着,刘怀慎和赵伦之不能走。
将他们托付给袁鹤是最好的选择。
“小事一桩,你走了,这些人定会寻刘毅的麻烦。”袁鹤点头答应下来。
桓弘不在,出兵手续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刘道规上了一份文牍,袁鹤盖个印章,就算成了。
而朝廷那边干什么都慢,九月初收到的消息,到了十月中旬,两千人马才刚到竹里。
刚到竹里也就罢了,细作传回的消息,王愉竟然邀请了一干名士,拜访佛寺,祈求苍天剿灭妖贼……
王愉这种做派,刘道规心中也就有底了。
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士族高门并未因为危机重重,而做出半分改变,如果徐州刺史是温详,刘道规或许还会忌惮三分,但他是流民帅,朝廷必然不会信任。
这些人来广陵,能不能斗得过刘毅都是问题。
袁鹤快人一步,带着十几车的财货,跑去竹里捧王愉的臭脚,主动拉近关系。
刘道规不禁苦笑,他在这方面也算天赋异禀,不是所有人都能弯得下腰。
袁鹤最厉害之处便是能屈能伸。
不像其他士族眼高于顶,不介意臣服于刘道规这个寒门之下。
高珣却看不上他,特意跑来提醒:“袁鹤知晓我们的虚实,若投王愉,危害极大,不可不防。”
“他是聪明人,知道谁强谁弱,也会看清形势,乱世已至,司马、王、谢、庾,一代不如一代,他们自己都顾不上自己,怎会真心待他”
刘道规放心的带着人马乘船北上,沈月菡、沈月薇、玉奴几个女眷也跟着一同北上。
沈月菡和玉奴怀上了,留在广陵不放心。
那些人斗来斗去,没什么下限,无所不用其极,什么阴损下作的手段都用的出来。
刘家怀上血脉不容易。
收拾妥当,刘毅却特意派人送了一封密信,还是那些废话,什么刘家人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戮力王事,信的最后,竟然是向刘道规借钱……
“娘的,借钱都借到我头上来了。”刘道规直接一把火将信烧了。
今时今日他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不过这人非常会钻营,其兄刘迈本来是殷仲堪的掾吏,后投奔了桓玄,颇受重用,升为竟陵太守。
其弟刘藩和族弟刘粹跟着刘牢之讨伐妖贼,出生入死,颇得重用。
虽不及刘裕和刘道规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但也是后起之秀。
若不是这两层关系,刘道规早就动手清理刘毅了。
不过留着他也无所谓,这几年的接触,逐渐摸清了他的脾性,也是一个好高骛远志大才疏之人,几次反复横跳,却没什么起色。
留着他,能遮人耳目。
而且两边也不存在竞争关系,他走的是名士路线,结交的都是士族,刘道规走的是底层路线,收士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