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公主之意,红颜知己(1 / 2)
石雅即容雅。
赵安让其执掌塔克石氏,塔克盆地的百姓也拥护她为新一代高城侯后,百官一片哗然。
以六大世家为首的势力坚决反对。
这甚至影响到了赵安的封公之路。
鉴于河西张氏摇旗呐喊,最是卖力,连张皇后也吹起了枕边风。
萧湛素来耳根子软,没啥主见,也就把袭爵和封公之事都给搁置了。
萧宁早就看出赵安想干什么了。
塔克石氏曾出现过一位让她心生向往的女帝。
赵安让石雅承袭高城侯,绝非只是为了迅速拿下坦克盆地的权宜之计。
他是在投石问路。
她能够看出来,朝中的那些大臣又岂会看不出来?
自陛下登基以来,她以长公主的身份参与朝政,本就屡遭非议。
为了避免大靖将来出现一个女帝,他们势必不会同意这件事。
与此同时,六大世家都怕赵安权势过大会损害他们的根基。
所以也就借题发挥了。
其实只要能够让大靖强盛起来,她对自己是什么身份并不在意。
就是朝中蠹虫太多,迂腐太多,皇帝既不勤政,也很孱弱,当真让她深感忧虑。
别看主和派失势了,但朝中形势依然很严峻。
毫不夸张地说,六大世家大有彻底把持朝堂之势。
这段时间她反复琢磨了赵安在信中所说的一条鞭法。
那是一柄足以同时砍翻六大世家的利刃。
奈何无法执行。
阻力太大了。
别的不说,皇后出身于河西张氏。
执行一条鞭法相当于要皇后族人的命。
她会同意?
如今皇后宠冠后宫,无人能及。
有时候她在皇帝面前说的话,比她这个当皇姐的管用多了。
当然,皇帝也没这魄力。
若是在治世,他可以安心当个守成之君。
但现在是乱世啊!
别看赵安活捉屯邪王,杀了冒衍王,可这估计很难改变鞑靼的灭国大计。
他们今年很有可能会对大靖开启灭国之战。
看看朝中的那些大臣们,还在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呢,委实可悲!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她郁结于心。
赵安带头编撰的三本开蒙书的定稿,刚过年便送来了。
她看过之后极为满意,视若珍宝,也呈给皇帝看了。
皇帝起初也是惊叹连连,说是要推向整个大靖,惠及更多稚童,结果过了一夜就反悔了。
拿什么兹事体大,尚需完善的鬼话还糊弄她这个亲姐姐。
想必又是皇后吹了枕边风。
这次看她还怎么吹!
萧湛也知道如此大功,再不给封公说不过去了。
而且赵安大战冒衍王,竟两次完成百人斩,这等震古烁今之事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他身为一国之主,也不能表现得抠抠搜搜的让后人指摘。
没有再犹豫,他甚是果断道:“准了!冠军侯实至名归,由石雅承袭高城侯也利于坦克盆地的长治久安。”
“只是皇姐,那些大臣说得也没错,赵安起势太快,又一直在外领兵打仗,朕和他的君臣之义很是贫乏,仅是重赏,恐怕也远远不够……”
萧宁有所猜测,面无表情道:“陛下直说便是!”
“不知皇姐和他关系如何?”
“素未谋面。”
“那你为何这般信任他?难道就不怕他拥兵自重?”
“知其德,观其行,有情有义还有勇有谋,深得我心!不知陛下想过没有,若是没有他在西北牵制鞑子,冒衍王率领十七万大军南下,将会发生什么?”
“……”
说这话的时候,萧宁的语气很重,脸色也很不好看。
萧湛还是有点怕她的,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西北十二卫原本就是听调不听宣,每年还要向朝廷索要大量军饷。
像赵安这等忠肝义胆之士能够整合西北对付鞑子,那对大靖而言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但皇后和大臣们说得也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