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西北事务(2 / 2)
一时间,西夏国内反倒因这铁血手段团结了起来。
随后,元昊一声令下,派遣野利旺荣率领精兵,奔赴环庆路附近布防。
这野利旺荣一到,边境局势瞬间紧张起来。常遇春与野利旺荣在边境线上数次短兵相接。
常遇春勇冠三军,所率之兵亦是精锐中的精锐,可边境一带多是山地地形,而野利旺荣麾下的“山界”军,偏偏是精锐的山地步兵,对这种地形极为适应。
如此一来,常遇春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时之间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郦靖宁见状,倒也没要求常遇春收兵回营。毕竟常言道,慈不掌兵。
虽说郦靖宁身上那神奇的系统,能将满足条件的士卒转化为精兵,但麾下之所以能有如此众多的玄甲军,一来是仰仗汴京武库和京兆府丰富的武备支撑,二来麾下禁军皆是从汴京禁军大营精挑细选出来的。
可如今与西夏的战事暂告一段落,汴京对西北的支持势必会有所减少。
即便自己已向汴京呈上平边策,然而出于多方防范考虑,宫中的官家以及朝堂上的相公们,绝不可能把全国的精锐都调至郦靖宁麾下。
如此一来,若要练就一支精锐且人数不少的部队,就只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历经血与火的洗礼。
好在军中拥有常遇春、狄青、李文忠等名将,再加上从流民中招募的士兵,大多自幼在西北苦寒之地长大,民风本就彪悍,部队训练进展倒也颇为迅速。
这一日,郦靖宁正在环州府衙里埋头处理公务。只见顾千帆脚步匆匆地走进来,先是恭恭敬敬地拱手向郦靖宁行了一礼,而后赶忙说道:“郦经略,皇城司刚传来消息,汴京的使者不日便要抵达京兆府,还带来了对经略您的封赏。不知经略打算何时动身前往京兆府呢?”
郦靖宁听闻此言,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缓缓放下手中的公文,抬眼看向顾千帆,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顾司使,你觉得本官麾下何人更适合镇守环州?”说罢,目光平静且专注地看向顾千帆,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神情,显然是真心想听听他的看法。
顾千帆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拱手说道:“经略您向来料事如神,谋划布局更是高人一筹,想必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又何必来问我呢?”
郦靖宁微微一笑,说道:“顾司使,你我在汴京便是旧相识,虽说在这军中,得依照官职相称,但私下里,你我可是朋友。所以,我还是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顾千帆闻言,心中一暖,笑着应道:“多谢郦经略看得起。”
他稍作思索,便开口分析道:“根据皇城司安插在西夏境内的眼线汇报,元昊在环庆路和鄜延路边境调集了重兵。
他国内刚生变故,短期内应该不会主动进攻,这些重兵主要还是用于防御。
但咱们这边,若经略没有十足的把握能从西贼身上咬下一块肉来,那当前也应以防御和练兵为主。
我认为李文忠将军留在环州最为合适,他麾下的神臂弩营在防御上能发挥很大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我军伤亡。
常遇春将军麾下的骑兵固然精锐,冲锋陷阵势不可挡,但此地山路崎岖,而敌方兵力数以万计,一旦陷入苦战,恐怕会遭受惨重损失。”
郦靖宁听后,不禁点头称赞:“顾司使果然有将才之能。想必此次汴京使者前来,除了对我和麾下将士的封赏,应该还有将顾司使调回汴京的命令。”
顾千帆听闻,脸上顿时露出愕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