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话少的锅炉工(1 / 2)
徐德胜那锅炉工的活,干的挺舒坦。
这货时不时还感慨几句,怪不得那么多人,钻窟隆打洞的,都想整个正式工呢。
这玩意,也活的太轻松了吧?
徐德胜自己个儿倒是不怕吃苦的,毕竟一个打小跟着曹家学艺,实际上跟个学徒工、小厮差不多混当着活命的少年。
到了二十年后,连柳正骨都说他一身本事不差的家伙,怎么可能怕吃苦?
可这不代表,徐德胜乐意吃苦。
相反的,他更稀罕享受。
可享受跟享受不是一回事。
旁人练拳的时候,你偷懒,是享受。
别人下地老实干活的时候,你耍滑混工分,也是享受。
这些,徐德胜看不上。
他十多岁的时候,就见过啥叫销金窟。
听说,南边大城市,比东北这苦寒之地,更霸道!
尤其是是人不是人,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地方:十里洋场。
那地方有多好,徐德胜没见过,听说的那些玩意,他也没咋当真。
可他早晚要去见识一趟。
这个,原本在他想来,就是自己希望得到的享受。
直到,曹玉珍死在了县城。
按理说,他不该留在东北这地界儿的,他该躲的远远的。
但阴差阳错的,让他在沈阳遇上了梁成安。
本就不咋坚定的态度,在梁成安的撺掇下,彻底坚持不住了。
不过眼下的日子,也挺美。
烧锅炉对徐德胜来说,算不上啥重活。
至于说来回倒班啥的,更是不在话下。
他搁柳条屯子喂了那老多年大牲口,夜里干活啥的,早就习惯了。
而且,徐德胜还发现,丰收农场的人,和别处不太一样。
咋说呢,戴眼镜的多,认识字有学问的多。
国人天性,下意识会尊重读过书的人。
那些动荡的年月里,这些人被打落到烂泥地里,小辈们见惯了这些人的狼狈和各种不堪。
所以,这份尊重也就不多了。
可徐德胜不一样。
他见识过真正读过书的先生,是何等的威风,或者说,是何等被人敬重。
人的观念很难扭转,加上动荡的时候,他一直在柳条屯子躲着,这份敬重也就保持了下来。
锅炉工一个班是俩人,跟徐德胜搭班的是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