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悍臣 > 第274章 他平等的不相信每一个人

第274章 他平等的不相信每一个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74章他平等的不相信每一个人

刘娥也知道皇帝出的这道策论题非常难。

其实她执政这么几年,更是深有感触!

当然,刘娥也没有摸索出来什么好办法,只能按照真宗皇帝教的那般。

不过是先让大批人效忠自己,顺便把先帝的一些错误政策给停下来。

如此便能俘获一批精英士大夫们的簇拥。

然后在利用效忠自己的人,去对付另外一帮不服气自己的臣子。

她就坐在那里瞧着那些士大夫们相互掐架。

不过,现在也多了一个跃跃欲试,想要立即亲政的“儿子”!

好在这股势力极为弱小。

至于其余执政之法,刘娥一时间也没有参透。

因为她知道就算你身为皇帝,也不是你一个命令。

他们能用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理由和办法,去给你打折做这件事。

更何况宋煊他一个从来都没有执政过的贡士。

就算是再有学问,能比当世大儒刘筠、孙奭还有学问吗

他们二人也不过是教书育人经验多一些。

如此刘娥可以预见,宋煊根本就不会写不出什么确切的执政办法。

这不像是跟治理黄河一样。

有点经验就可以让你去尝试。

朝堂之险,远非黄河之险能够相比较的。

踏错一步,许多时候便是万劫不复。

远不如被黄河肘击一下来的痛快。

毕竟黄河再怎么泛滥,也淹不到这些大宋精英们的田地与豪宅。

但是刘娥还是当着面夸了一句:

“当年天才寇准考中进士也不过十九岁,如今宋煊也不过十九岁,便在这殿试当中也能边写边思考,老身瞧着许多人连笔都没动呢。”

赵祯倒是没想到母后会提及寇准,他也没搭茬。

毕竟寇准这个名字,很长时间都是禁忌。

“我记得晏殊当年参加殿试也不过是十四岁。”

刘娥瞧见晏殊走过来巡场,她是听真宗皇帝提过晏殊的。

而且真宗皇帝拿晏殊当“儿子”养的心态,她也是清楚的。

“那个时候还是寇准当众提出来不让晏殊为官,给出的理由仅仅因他是南方人。”

“满朝文武皆是无人敢反驳,唯有先帝他少见的驳斥了寇准的提议,重用晏殊,并且让他去给你当陪读。”

刘娥那个时候都是主动向晏殊示好的。

主要是真宗的原因!

可惜此子过于聪明,总是选择明哲保身。

刘娥话里的意思也不是在寇准,毕竟那个人死了,连后代都没有。

如今活着的是晏殊。

此番再次招他进入朝堂,刘娥也想要用他的。

“大娘娘安心,如今朝堂再也不会出现寇准那样的权臣。”

寇准一系的人员几乎全都被丁谓给收拾了。

然后丁谓的势力又被刘太后给收拾了。

这才坐稳临朝称制的位置!

刘娥对于赵祯的话不可置否,他还是太年轻了。

遇到的事情少,没什么见识。

你如何能够肯定以后绝对不会发生什么呢

就算是英明如唐太宗,他在选择玄武门继承法之后,也不会料到今后的大唐会走向那种地步。

就在这个时候张茂则走了过来,赵祯专门安排他去瞧着宋煊:

“怎么,十二~郎又不舒服了”

赵祯把话咽回去了。

免得在大娘娘面前暴露自己与宋煊的亲近关系。

毕竟点状元这件事,他虽然有心,可实际上也是需要大娘娘点头点。

“回官家的话,宋会元他已经写完了。”

张茂则面上带着喜色。

他觉得宋煊丝毫没有受到被人陷害的影响,不愧是神童。

简直是一蹴而就。

“嗯”

刘娥与赵祯皆是有些发愣。

“你确定”

赵祯有些不确定的询问。

他知道宋煊挺厉害的,当时省试策论他便写的极快,然后趴在桌子上睡觉。

因为收卷子这种事便是内侍做的,晏殊等这些官员都无权去瞧这些人的卷子。

唯有编排官把卷首的姓名以及籍贯等重要字眼糊上,用字号代替,并且给下一个负责誊抄的官员誊抄完之后,才能给到考官去看。

然后这个考官定下等级,再次糊上,才能给下一个负责审核的考官看再定等。

最后再看他们二人各自的评级是否相同,如此一来避免有人操纵考生。

“回大娘娘与陛下的话,臣确定。”

张茂则极为郑重的道:

“前面半个时辰,宋会元他一直都在用铜炉暖手思考,后面不足三刻,他就把那篇策论给写出来了。”

“不足三刻”

“文章很短吗”赵祯连忙询问。

“回官家的话,臣大概数了一下,在一千二百字左右。”

听到张茂则的回答,刘娥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毛笔还需要加上沾墨,写几个字就要沾一下。

在保证快的时候还不出现错字。

宋煊的速度远超科举合理的速度。

因为刘娥晓得真宗朝时,杨亿写文章是最为神速的。

杨亿挥毫立就为《西昆酬唱集》写序,那也是用了一个时辰。

大约八百字。

这还被朝中众人赞为文不加点的特例呢!

为此杨亿还得意了许久。

更不用说此时宋煊还是在殿试,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时刻,写的如此之快。

当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就算太祖太祖二朝的快枪手为了夺冠,也没有这种速度。

当年在赵匡胤看来,就是谁写的快,谁就是状元!

甚至当出现两个人交卷的速度一样快,可状元只有一个。

赵匡胤让他们现场打一架,谁赢了谁就是本届状元郎!

司马光他日录《资治通鉴》也不过是三千字左右。

“他。”

赵祯有些惊喜,但随即掩盖自己脸上的喜色:

“看样子方才临考前发生的事,对十二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朕便放心了。”

“那就把他的卷子拿过来看看。”

听见刘娥发了话,张茂则一时间有些发蒙。

毕竟这不符合殿试的流程。

赵祯则是开口道:

“大娘娘,此举不符殿试的规矩。”

“去把孙奭、刘筠喊来,他们经验丰富。”

“是。”

两位大儒对刘太后行礼,随即听到发问:

“宋十二的策论写完了,但是没有提交,老身想要现在瞧一瞧,可是不符合规矩”

“这。”

孙奭也是一愣。

他着实没想到宋煊在开考前遭遇如此大的麻烦,还能及时调整心态,并且完成了这道策论题的撰写。

“这就写完了”

刘筠倒是许久没有见到如此才思敏捷之人了。

“确实如此,只用了不足三刻。”

刘娥瞧着两位当时大儒:

“所以老身想要提前看一看,但是官家却说这不符合殿试规矩,你们知贡举的次数多,可有先例”

孙奭目瞪口呆。

他本以为宋煊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答题便是极强的存在了。

未曾想到宋煊竟然强的离谱。

不足三刻

那比杨亿还要快,还要才思敏捷。

“会不会是胡乱写的,宋会元怕自己再次头脑发昏”

刘筠说完之后,便引得刘娥认同。

宋煊如此表现,这也是被逼出来的

“有这个可能。”

反倒是孙奭觉得要不是陈尧咨在开考前弄那些糟心事,宋煊也不会逼迫自己。

但通过宋煊省试的表现,他才知道当日在考场上早早就答完题,一直睡觉的便是宋煊。

这又让孙奭认为宋煊当真是写了一份不错的策论题,再有外部威胁的压力下,才写的如此之快。

可就是不知道写的如何。

因为刘娥的一句询问,搞的孙奭好奇心也是被吊起来了。

刘娥见他也在迟疑,所以看向刘筠。

刘筠本就是习惯性摆烂,他倒是不嫌弃事大,笑呵呵的道:

“其实太祖、太宗朝都是写完了,就可以当场交卷,用不着糊名誊抄之类的。”

“甚至太祖、太宗两位先帝还当场点评士子的诗赋。”

以前是诗赋,写的快也在情理当中。

如今可是策论,那快就不是一般的快。

瞧瞧

刘筠的话倒是给了刘娥合适的理由,但是她还是不死心的问:

“那真宗朝呢”

因为唯有如此,才不会给人留下话柄。

刘筠微微一笑:

“回大娘娘的话,当年殿试时,晏同叔说自己做过类似的题,请真宗皇帝再出一道,待到晏殊写完后,真宗皇帝便是当场看的,大为满意。”

现如今正主晏殊还在那里监考呢。

“哦,老身险些忘了此事。”

刘娥轻轻颔首:“既然已有先例,那拿他的卷子来看,也没什么不符合规矩的事了。”

赵祯也说不出话来,毕竟刘太后想说的全都让刘筠来替她说了。

刘娥问,不就是想要让他们来替自己找理由吗

于是张茂则笑呵呵的走过去,轻声道:

“宋会元,你可是写完了”

“没写完。”

宋煊一句话,便把把张茂则吓得险些站不住脚了。

毕竟是他汇报的。

如今太后、官家以及两位主考官都想要看宋煊的试卷。

结果宋煊来一句没写完,那就没法子交。

张茂则顿时哭丧个脸:

“宋会元,你莫要说些打趣的话。”

“要不然我这颗脑袋就长不在我的脖子上了。”

“我看你都写完了。”张茂则脸上带着恳求之色。

“你如何能偷看我卷子的内容”

“莫不是那姓陈的派来故意找事的”

宋煊盯着他道:

“我可知道,自从太宗皇帝下过命令,谁写的快交卷,立即要被赶出殿外被罢黜的,我没写完,你别跟想骗我,也莫要跟我言语。”

张茂则被宋煊盯的不敢言语,任凭自己怎么恳求都不行。

宋煊只当作是没听见。

一旁的吴育觉得自己受到影响了,那个宦官喋喋不休的。

十二哥儿都说他没写完,还让他提前交卷。

很难不让人怀疑此人是那陈尧咨的余党啊!

要不然破了的砚台,劣质的纸张,以及那根迷香,如何都能精准的放在宋煊身边

张茂则只能哭丧着脸回去汇报。

赵祯瞧见自己贴身宦官脸色如此,手上连宋煊的卷子都没拿来,顿时感到奇怪。

莫不是他随意瞎汇报了

刘娥只是漫不经心的看着张茂则,吓得张茂则双腿都有些发颤。

“怎么回事”

赵祯自是要给张茂则一个机会,否则欺骗大娘宁这件事说不过去。

张茂则说了实话,那便是宋煊说他没写完,不信任自己。

还拿出太宗朝都例子说休想骗他。

张茂则对天发誓绝不敢欺瞒大娘娘与官家。

宋煊他确实早早就写完了试卷,并且再等墨水干涸,不会污染卷面。

否则给自己十个胆子,也不敢欺瞒。

他更不可能是陈尧咨的同党,天地可鉴!

如此一来,倒是让赵祯有些哭笑不得,但是又觉得宋煊的反应十分正常。

任谁在殿试考试前被动了手脚,还能随便相信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记吃不记打,这种坑他下次还得跳进去。

刘娥感到有些好笑,宋煊如此紧张,更是让她觉得吕夷简的势力也该被敲打敲打了。

殿试当前,竟然搞出如此大的“纰漏”,传出去都让邻国笑话。

孙奭叹了口气:“幸亏十二郎是个警惕的性子,要不然还真不好说中招之后,他该是何等的愤怒与无助。”

“这可是天子门生啊!”

这话就是说给太后以及皇帝听的。

科举考试是国家大事。

可是偏偏有人胆敢在这里搞事,这不单单的是祸害学子,更多的是侵害天子的威严!

赵祯闻言当即火气就起来了,脸上的笑也消失不见。

他方才为了顾全大局,没有让人去审陈尧咨,只是让王曾与吕夷简去询问,给了陈尧咨充足的体面。

可惜陈尧咨并不需要这份体面,因为他们都没有证据。

谁瞧见了

连个证人都没有!

反正这件事便是有人做了,有没有证据说是陈尧咨做的。

你能奈我何

“孙侍读说的在理啊。”

刘娥也是赞同了一句,随即笑呵呵的道:

“看样子是他们过于疏忽了,此事还是要查。”

“我去讨要。”刘筠主动请缨。

“也好。”

刘娥表示赞同。

刘筠面上带笑,走过去,瞧着宋煊:“十二郎,可是写完了”

“没写完。”

宋煊头也不抬的翻过自己的试卷,避免被他人看见,顺便举手示意。

晏殊当即走过来,询问:“怎么了”

“晏相公,此人总是在这里喋喋不休,影响我考试,我怀疑他是陈尧咨同党,故意来坏我心境,看我试卷做印记的。”

听了宋煊的话,刘筠白的胡须都气的要立起来了。

脸上立马就变得红温。

他当真没想到自己奉命前来讨要卷子,会被宋煊给告状了。

简直是丢脸丢到家了!

“老夫是刘筠!”刘筠伸出手指: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

“谁是陈尧咨的同党!”

“同党当然是你。”

宋煊用身体护住自己的试卷:

“别以为我不知道殿试的规矩,范院长早就提醒过我多加注意!”

“绝不能提早交卷,否则就会被罢黜!”

“你这小子所言,当真是气煞我也!”

刘筠被宋煊一句同党就给怼的红温。

他要真是陈尧咨同党,也不会一直担任“重要职位”,数年得不到升迁!

当然包拯是没有跟宋煊提过他是被刘筠赏识,并且接了晏殊的书信,建议包拯去应天书院试一试的事。

宋煊却是毫不在意的道:

“他在如此隆重的殿试上都敢搞如此多的幺蛾子,我不相信是他一个人就能办得到的。”

“况且我卷子都没有写完,凭什么要我提前交卷!”

“这是大娘娘的意思。”

刘筠直接就把刘娥给卖了。

宋煊哼笑一声:

“我又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反正我就是不交卷子,你能奈我何!”

晏殊瞧着刘筠如此红温的模样,内心也有些相信这兴许是大娘娘的意思。

可是晏殊也能感觉的出来宋煊便是故意的。

他太了解宋煊这小子了,报仇绝对不隔夜。

现在谁要是沾上陈家兄弟,就等着晦气吧。

如今刘筠受到了“侮辱”,那必定会大肆宣扬陈尧咨做的坏事。

陈尧咨的潜在盟友也会掂量掂量,关键时刻是拉兄弟一把,还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宋煊自己个不确定,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就是要把水搅浑浊,把事情往大了闹。

最终他们才不敢轻易动手脚。

唯有惹人注目才行!

至于冤枉这个较刘筠的大儒,宋煊完全不在乎。

毕竟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好好好。”

刘筠气的拂袖而去。

吴育没想到陈尧咨的同党竟然如此多,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宦官,一个考官,都来跟他讨要卷子。

要不是考场上纪律森严,他真想帮宋煊再次大喊一声。

然后赵祯以及刘娥就看见刘筠黑着脸回来,说宋会元也不相信他。

还诬陷自己是陈尧咨的同党,甚至把试卷都给遮盖起来,不让他看。

此举简直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想我刘筠,好歹是天下闻名的大儒。

要不是此番被天子从庐州召回来,他还不想来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