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的一年(2 / 2)
除夕节这一天,大家都在陈光良的别墅里过节,毕竟也是两兄弟,而且还有一个母亲在。
这样就热闹得很,陈氏家族足足已经发展成16人,第二代就有10人(陈光良七个子女,陈光聪三个子女)。
早晨,陈光良带着孩子们一起写对联,他来到这方世界后,很在乎传统的文化,毛笔字和古文都有一定的水平。
“大哥的字,如蛟龙得水,刚劲而不失灵动。”陈光聪在一旁赞道。
“当做兴趣爱好得了,要说多好,我还是有自知之明。不过话说来,现在原子笔出来,让写字更加方便,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重的打击;但我们又不能不去接受先进的东西,所以只能尽量的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陈光良放下笔,感叹的说道。
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可能是身份地位的改变,亦或者这个时代娱乐文化的稀薄,才会沉下心去爱好。另外一方面,他的头脑和身体的优越性,也让他很有天赋。
“写写字,也能沉淀一下自己的心。”
“嗯,你能这样想就是对的,来,你也写一副!”
陈光聪也读了那么多年书,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不低,而在美国那几年时间,他还趁机读了个大学,让人刮目相看。
他写完后,笑着说道:“确实和大哥差得远.文杰,该你了!”
作为陈家的长子,陈文杰也得到陈光聪这个叔叔的重视。
陈光聪就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哥的嫡长子,自然也是陈家的嫡长子,他这个叔叔,古代也是个‘辅臣’。
“那我来给二叔衬托一下”陈文杰和陈光聪开了个玩笑。
叔侄的关系,相比较父子关系,更显得轻松。
陈光聪笑道:“你要是写的太好,可就不是衬托了,而是狠狠的打我脸。当然了,我接受这种事实,毕竟你是我大哥的种。”
陈文杰自然不会客气,那是真的认认真真的写,没有在这上面谦让叔叔的意思,毕竟父亲需要看到进步。
快13岁的陈文杰,从小就跟着陈光良学习书法和传统文化,水平还真是不差。
“比你二叔还差很多,不过重在坚持和学习!”
“是”
事实上,差距不算太大,陈光聪这些年事情多,在美国又练的少,所以陈文杰的水平其实和他已经差不多了。
不过是陈光良给陈光聪一些面子,以及让陈文杰不要骄傲。
随后,每个孩子会写的,都来写对联,一家人很是喜庆。
贴好对联,小孩子去玩,大人则聊天。
本来沪市有钱人喜欢打麻将,陈家的四个女人也会,三个媳妇会陪婆婆打点小麻将,但规定却很多,都是陈光良限制的,包括过了12点不打、金额不能大、每周不能超过2次、每天不能超过四小时
实质上,是陈光良比较厌恶赌博,但可以允许适当的娱乐。
这些规定,杨慧也会遵守。
“秀英啦,你和光聪应该趁着年轻,再要一个孩子,要是个儿子就更好了!”杨慧摆起婆婆的谱,一副我是关心你们的表情。
长子娶了两房太太,次子虽然不能和哥哥相比,但也不能说只要一个儿子的道理。
杨秀英既是杨慧的儿媳妇,也是杨慧的外甥女,但她性格就大大咧咧的,所以笑着说道:“婆婆,光聪他说不想要了!”
这生孩子一次,相当于女人就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光聪那是体谅老婆。
陈光聪果然马上说道:“妈,三个孩子够了,你这孙子孙女都十个人了,还不满足!”
杨慧看了看大儿子,意思是你怎么看!
陈光良笑道:“又没有皇位继承,他们说满足了,那就是听他们的意见。现在想想,人家宋子良,高官巨富,三个女儿不一样点到即止了。您这思想,该改改了!”
老太太偏心孙子,轻视孙女,这陈光良、陈光聪兄弟俩都发现了,也就是不好说出来。
不管怎么说,他们做父母的、长辈的,还是不要让女儿在小时后感到那种差别。
陈光良也有个女儿陈乐怡,将来二房的财富,直接平分,女儿也分一份,因为他就这么一个女儿。
“好好,我不讲了!”
杨慧这辈子自从去了沪市后,就再也没有逆了长子的意见,‘主心骨’不是开玩笑的。
陈光良这时候对所有人说道:“养女儿才知女儿的好,以后我和梅英要是分财产,就分三份,文锦、乐怡、文骅各一份。”
严人美没有女儿,但一直想要女儿,不过四胎又是儿子后,也就放弃了,毕竟她不是生育机器,而且她也在意自己的身材和容貌。
她说道:“虽然乐怡不是我说的,但我肯定支持她!”
蒋梅英笑道:“是我生的,那我就更支持她了。”
杨秀英说道:“我肯定认为这样没问题”
陈光聪说道:“我也觉得这样是正确的观念”
大家就这种事情,避开小孩子们讨论一番,倒也有趣。
陈光聪虽然说,目前还没有事业,依旧是给陈光良打工,但他毕竟有不少自己的私人财产,香港和沪市的物业,以及手握100万美金现金流。
更何况,陈光良、陈光聪、杰克三人注册了一家航运公司,股份分别是50%、45%、5%。这家企业,就准备购买自由轮的。
后期方面,陈光聪也会是香港的大船东的,毕竟已经有100万美金的启动资金,其条件已经超过前世的不少富豪,再加上是陈光良的亲弟弟,优势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