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少年老成(1 / 2)
“罢!”李信摆了摆手道:“汝且抬起头来,让吾瞧个仔细...”
“天主!”司马懿闻言,身形一震,旋即微微抬首。
只见上首处,一名神色微醺的青年,在左右美人的服侍下缓缓起身。
虽然对方年龄与自己相仿,一副醉生梦死,沉迷酒色模样,但司马懿却不敢有丝毫小觑。
因为他知道,上首处的青年,就是威震天下的北夏李屠夫,是诸夏百族的共主,是草原大漠共尊的夏天可汗。
其中任何一项名头,都能压得中原大汉,惶惶不可终日。
若是真被那放浪形骸的表象所欺骗,而起了轻视之心,恐怕会比现在的大汉还惨...
想到这里,司马懿立即收束视线,眼观鼻口,不敢多看...
李信眸光微眯,在老马那八尺的身躯上,左右扫视,上下横量,想要窥视出个所以然来...
眼前这家伙,能在历史上留名,留下偌大名声,便绝不是表面上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人说五十知天命,六十听耳顺、七十古来稀...
而老马,已经七十岁的高龄,还能终极一跃,发动政变,篡夺曹魏基业。
其心可佩,其志可敬,其人可惊,当为老男人的典范...
而且老马篡权,也间接的给后世各朝帝王,提了个醒...
那就是,对于有能力,且懂得隐忍的权臣来说,不管其年纪多大,身体多病,都不能掉以轻心...
君不见猪扒扒,大限将近之时,还要把辞官归乡,已至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给拉出来咔嚓掉...
站在历史教训的角度上来看,老猪并没有做错,因为他若是不那么做...
后面可能就没有诸王靖难得事了,老朱家很可能,会直接改朝换代...
毕竟男人吗,哪怕老的走不动路,只要临死之前,还能够哆嗦一下,总能来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到此处,李信不由感慨而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汝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耐性,如此忍力,确实当得起,年轻俊杰之称...”
“天主过誉...”司马懿很谦逊,不敢露出丝毫锋芒。
李信见他一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模样遂道:“老成持重之性,忠诚博达之相,有名臣典范...”
“希望汝莫负了忠达名号,能披肝沥胆,尽忠职守...”
“谢天主赐字!”司马懿顺势俯身,高声拜道:“臣司马忠达,必竭诚尽智,忠心沥胆,肝脑涂地...”
“为大夏,为天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时代,人大多有两个名字,即乳名和字号。
礼记中载: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意思是说幼年称呼名,年满二十岁,行了冠礼,就是成人了,人就称呼他的字...
而这个字,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尊长或父辈取定...
若是只看年龄的话,李信年纪轻轻,便随意给人弄了个字,乍一看上去,似乎有点侮辱人的意思...
但李信身为人主,虽不占长,但占了一个尊字,一个极致的尊字...
这就相当于,天子赐字,其中效力比之所谓的师傅长辈,强了何止百倍...
这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得,也不敢奢求的东西...
可以说,有了这个字,他司马懿只要不作死,以后无论是在大夏还是大汉,人生仕途,几乎是一望坦途...
李信摆了摆手道:“凉州一行,汝办事有功,官升十级,可入选文章学院,或彰武军校进修...”
“汝回去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军功升爵,还是文官封侯...”
“谢主隆恩!”司马懿当即砰砰叩了八个响头,以示忠心。
文章学院,是大夏重点培养,行政文官的地方...
因为李夏对于世家的防备,和不信任,那些来投靠的家族子弟,多是发配一些偏远地区,携带大夏典籍,教化四方...
要么就是,被大夏的文武官员,收作幕僚,搞些辅助类工作,根本进不了李夏的政务院系统...
而真正能进入李夏行政中心的,则是北方司州,那些身家清白,没有背景的寒门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