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武英殿 > 第78章 胡侍郎奇闻飨圣上 吕尚书卸责罪同僚(3)

第78章 胡侍郎奇闻飨圣上 吕尚书卸责罪同僚(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灵芝出于山野,经风雨蹉跎才是奇珍;方士居于民间,千炉万炼才出仙丹。臣以为,不妨一试,若真奏效,皇上千秋不老岂不是我天下苍生的福分?”

“呸!把朕当成妖孽吗?”永乐嘴上骂着,却没有真生气,他想试试吕震,这个礼部官果然就不禁试。

“亏你还是个礼部尚书,秦皇、汉武一生为方士所欺,求长生不老,结果如何,还不是竹篮打水,寿终而寝?沧海桑田,世事更迭,世上无一日不变之物,人间无一位不老之人。秦汉千年后,一伙人捧了什么金丹又来欺朕,朕非秦皇汉武,岂信长生不老?金丹早让他自己吃了,方书也毁了,免得再去欺骗旁人。”

“皇上圣明!”吕震转脸就恭维起来,“臣也同意夏、李二位堂官的议论,方才所言只是和皇上说个笑话。皇上慧眼看得真,尽识了妖人蛊惑的把戏,实乃大明之福、苍生之福啊!应着锦衣卫速将此人拿了,看还有人敢不敢来蛊惑圣上。”

“算了吧,”永乐君臣们都为吕震翻手为云的变脸技巧而“叹服”,更为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拙劣表演而可笑,因都是同列朝班的二品官员,不好放出声来大笑罢了。永乐不再说他,换了话题道,“去年,列位臣工在南京与朕共议北京山川形势、如何防卫的奏牍于国家之防御、北京之禁卫甚是在理,朕还要细看看。勉仁,散朝后取来朕一阅。”

“这——”杨荣有些为难,“皇上,章奏都留在南京了,快马加急,没有个十天半月也是取不来的。”

“为甚?”永乐瞪起眼睛,长髯开始抖动,连声调也变了,看得出,黑云压城,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章奏宜达行在,早有的规矩,朕何时说过要留于南京,两京相隔千里,朕何以梳理国政机务,莫非礼部别有所议不成?”

皇上真怒了,刚才的不悦还在心里萦绕,吕震担心引火烧身,战战兢兢出班,违心地颤声道:“没、没有。”因为撒谎,所以没有底气。

就他的瞬时而长久的记忆,比谁心里不清楚?永乐七年、十一年,加上这次,皇上已三巡北京,皇太子在南京监国,皇上做什么,太子做什么,礼部早有议定并报皇上御批。礼部建议常规之事由太子处置,军国大政由皇上柄断,皇上柄断过的,各类章奏分门别类已贮于南京六科。

如今,皇上把点过头的事忘了,杨荣等内阁诸臣,平时就和吕震言语不多,不是一路人,此时就想看他怎样收场,故不说一句话。夏原吉等部院堂官也鲜有和吕震走得近的,见皇上发怒,也不愿说话,想看看皇上如何处置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的吕震。

吕震恨恨地扫了一眼众大臣,下意识地将左手伸向眉梢,突然醒悟,皇上面前岂敢放肆,遂打定主意,干脆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休要看我吕震笑话,管它什么后果呢。这一刻,朋友之情、同僚之谊、恻隐之心都抛得远远的,只要自己平安无事,遂万事大吉。

永乐见他犹豫,心里也疑惑,连问三遍,吕震都说没有别议,一声比一声坚定,还信誓旦旦说皇上第一次北巡时就立下规矩了,章奏直达行在。等于是添油加醋地拱火。永乐怒不可遏,心中马上蹦出了让他腻烦的、脑满肠肥的太子朱高炽。眼皮子底下,他就老实得像个猫;一旦南北两京了,他就忘乎所以、无所不为了。他甚至怀疑自己在处理汉王事件时是不是狠了些,对太子过于仁慈了。一定是他从中梗阻,难怪之前有人密奏说皇上贬到云南的百户朱兴却被他赦免回来,还无故私蠲广东肇庆田赋十万石。

好你个朱高炽啊!不过是个监国,你还没当皇帝呢!千头万绪顿涌,怒满胸腔,永乐剑眉倒竖,“啪”地一拍御案道:“有谁如此大胆,敢擅留奏章!着锦衣卫速回南京侦查,将罪人逮来,朕定要杀之不赦。”

“臣遵旨。”锦衣卫使刘敬,个头不高,胖墩墩的身子晃了出来。他是个内敛的人,又是新任,循规蹈矩,不敢有丁点逾越。正要出宫执行,又听皇上说,“皇太子监国南京,脱不得干系,东宫赞善梁潜等阴阳怪气,太子面前邀宠夺好,丑态百出,出不得好主意,也一并逮来。”

吕震敷衍塞责,不敢担当,以邻为壑,殃及了六科的众多官员,连岸边的太子,鞋也湿了。吕震的阴险和以邻为壑让众人始料不及,可一切都晚了。夏原吉吃惊非小,一点点想看好戏的侥幸就酿成了无数人头落地的大错。他的心中对吕震连恨都没有了,只有悲哀,哀痛这样无德的小人竟也堂而皇之地做了二品大员,加害起同僚像是办一件很平常的事,比敲骨吸髓的纪纲一点都不逊色。他看了一眼御座侧下的杨荣,低着头,也是一脸的遗憾和无奈。可这时,大庭广众之下要纠正皇帝,说出真相,大臣之间的龃龉,无异于火上浇油,南京的科臣不保,吕震的小命不保,众人也会受到牵连。

殿外隐隐的知了声,有气无力,热浪已让它的嗓音变得沙哑,似老天的热度又提高了;殿内死一般寂静,永乐高坐九重,眼见着朝臣们的冠服都湿透了,贴在了头上身上。虽然自己也汗流浃背,因心中恼火,也不说散朝。奉天殿外丹墀上品级较低的官员,顶着毒毒的烈日,一个个像失去水分的茄子,蔫头耷脑,了无生气。

永乐的目光终于落到了殿门口的胡濙身上,这才想起还有事没说完,清了清嗓子,缓和了语气:“户科都给事中胡濙胡掌科受朕遣派,颁御书于天下,拜访仙人张三丰,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把朝廷的恩德带到乡间,把民间隐情带回了朝廷,一去十数载,餐风宿露,披荆斩棘,德在士子,功在社稷,其中辛苦甘甜朕自知之。为奖掖有功之人,即超擢胡濙为礼部左侍郎,仍代朕出巡应天及江、浙、湖、湘,一应事务,随至随奏。母丧守制一事,不准,为朕、为国夺情。”

大多数人这才又一次注意到因谢恩而跪拜在地的胡濙。若不是今日说到、见到,几乎就把他彻底忘了。前几年还风言风语地说起他飘忽不定的行踪,说起他神秘的往来江湖的使命,这几年却不知他游历到什么地方去了。听着他超擢的任命,众人心里又别有一番滋味。前面是一群人的即将被杀,后面是一个密使宠臣的任命,一下从七品跳到正三品,还要夺情?又想起出使流沙的傅安,二十多年还是一个给事中,何有公平?秘密使命不一般啊!

群臣心猿意马,巴不得快快离去。永乐发了一通脾气,也累了,回头对黄俨嘀咕了一句,黄俨立马扯开了百灵鸟般的嗓子吆喝:“胡侍郎留下,文武百官散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